騎行古道聽老村民講古代官員騎馬的那些事
騎行永福途經江巖村的一段千年古道,這一段古道是沒有現代公路之前的交通要道,從桂林北部一帶方向抵達南部的柳州,這是必經之路。因為古道經過的是一個穿山巖洞,人們使用現代公路古道廢棄后,并沒有受到什么損壞,古道上被人們踩踏得光滑凹陷的青石板,既安靜又醒目的躺臥山道上。
我們到達此段古道正值是炎熱的夏天,穿山巖洞長約30余米,寬15-20米,高10余米,所有的山洞均是冬曖夏涼,而且這段古道距離村子也僅有200-300米,所以古道上的穿山洞里,有好幾位當地的村民在乘涼,其中有一位已近80歲,都不需要我們詢問,他們就和我們攀談了起來,通過聊天了解更多當地的情況,是我們喜歡和感興趣的。年長的村民和我們說:“我今年已經有78歲了,我們村是姓衛的,祖先是在唐朝的時候,朝廷任命到廣西做官的,卸任后就留在廣西桂林的江巖村繁衍生息了。我們村衛姓人口已經很多,除了本村之外其他地方也有很多,當大官的有在國外的也有。現在這條古道在民國的時候還是有人走的,那時這個穿山巖洞的兩邊,都是賣東西的攤位,一直到了1954年,通車的公路才修好,慢慢的就沒有人走這條古道了。聽老人講,這條古道也是官道,朝廷的大官和地方大員都是走這條古道來往的,你們去古道兩旁的巖壁上就可以看到,那些官員經過時留下的石刻,有些已經看不清楚了。你莫要講啵,那時的官員,不管有多大的官,凡是經過村莊都是要下馬步行的,也不知道是皇帝定下的規矩,還是朝廷定下的規矩。有冤可以喊冤,也可以圍觀官員經過的。”
咦,官員經過村莊需要下馬,好像還是第一次聽說。講述的村民也是說聽前輩老人所講,他也沒有親眼所見,但是口口相傳卻是我們中國老百姓的習慣,他們通常都不會夸大也不會縮小。我們平時在演視劇中看到的古代官員鳴鑼開道,似乎也是在緊急公務和法場執法的場景。這與我們曾經有過的動輒封路,高音喇叭喝令行人車輛停止靠邊相比,更要親民呀。
? ? ? ?
|